冬天到东北别舔冰!专家提醒:小心冻伤!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石梦竹)随着冰雪旅游季来临,冬天到东冻伤越来越多游客来到哈尔滨游玩,北别近期在各个社会平台上,舔冰提醒漯河市某某广告销售部经常有人发布在东北户外尝试舔冰块和金属的小心视频,然而在有些冰块、冬天到东冻伤栏杆上却留下了带血的北别嘴唇印。
记者搜索某短视频平台,舔冰提醒一些到东北旅游的小心游客发布舔金属和冰块的视频。
1月7日,冬天到东冻伤哈尔滨市第五医院烧伤二科副主任牟斌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北别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常在零下十几度甚至更低。舔冰提醒漯河市某某广告销售部这种极寒环境下,小心冰块和金属表面温度极低,冬天到东冻伤当皮肤接触它们,北别尤其是舔冰提醒湿润的舌头或嘴唇接触时,因人体体温与低温物体温差大,热量迅速传导流失。皮肤表面水分瞬间结冰,就像被强力胶水粘住,越挣扎粘得越紧。
一旦强行挣脱被粘部位,会导致皮肤撕裂、破损,造成疼痛难忍的外伤。牟斌介绍,嘴唇、舌头等部位皮肤黏膜娇嫩,受伤后不仅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影响进食、说话等日常功能。“发生被粘情况,不要惊慌挣扎。”牟斌说,可以用温水缓慢浇淋被粘部位,使冰融化,让皮肤自然分离。若皮肤破损,简单清洁后,用干净纱布覆盖,及时就医。
此外,在户外接触金属、冰块等冰冷物品时,也很容易引发冻伤,尤其是皮肤、肢体末端(如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部位因血液循环相对薄弱,最易冻伤。“轻度冻伤仅伤及表皮,皮肤红肿、刺痛、瘙痒,严重时,冻至肌肉、骨骼,引发水疱、溃疡,不仅带来剧痛,还可能导致感染,影响肢体功能,甚至危及生命。”牟斌表示。
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程锴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有很多人推荐用雪搓、用热水泡等方法缓解冻伤,这类治疗冻伤的方法不可取,甚至会加重组织损伤,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加重病情。
程锴提示,日常在户外活动,选择保暖性好的衣物,遵循“分层穿衣”原则,内层选透气排汗材质,中层保暖,外层防风防水。万一发生冻伤,迅速将患者转移至温暖室内,避免冻伤部位受压。冻伤较轻,用38℃-42℃温水浸泡冻伤部位,水温不宜过高,浸泡至皮肤颜色和感觉恢复正常。冻伤严重,避免揉搓、按摩冻伤部位,用干净纱布或衣物包裹,尽快就医。
(责任编辑:时尚)
- 百余种非遗现身,央视蛇年春晚创下多个收视纪录
- 跳过高考:1809人不用参加2024高考,拟录取
- 新版《未来之城》:普通市民参与科研的真实故事
- 华东政法大学招收上海高校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
- 明起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
- 首映|《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让成人观众做回小孩
- 中国区域品牌强势“出圈” 为品牌强国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 上海国际电影节丨增村保造:超前于时代的新浪潮先驱
- 他放弃足球去做程序员,如今成了橄榄球巨星
-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情况趋于稳定但仍“非常严重”
- 标配激光雷达/售24.98万起 问界新M5开启交付
- 歌舞剧中感受“活着的故宫”,《猫神在故宫》上海收获赞誉
- 想提升成绩?寒假不只是玩乐,方法和规划至关重要
- 放假通知!广西多地中小学生暑假时间表公布,孩子们欢呼雀跃